成都市锦江区机关事务管理局下发通知,从2010年1月4日起,早中晚饭实行“一元就餐制”。(《三湘都市报》1月7日)

尽管老百姓恨不得把一元钱掰成几瓣花,但现今一元钱实在是买不到啥东西,要是不到机关食堂,恐怕没人知道一元钱原来可以这么值钱。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公务员们要为老百姓做好事,当然首先得吃好饭,从这个角度看,成都市锦江区机关为公务员们提供的早中晚饭“一元就餐制”,其最终目的其实也是为公众着想,只有管好了公务员们的胃,公务员们无伙食之忧了,才能全力以赴,精神抖擞地为民服务。

放在“肉包涨价、盒饭升值”的时代,一元钱别说盒饭,恐怕连个包子都未必买得到。成都的这家机关食堂,一元钱却可以搞定一日三餐,对一元钱从此也得刮目相看。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机关食堂的本事再大,显然不可能用一元钱做出一日三餐来,“一元就餐制”,说白了不过是伙食补贴的美其名曰罢了。

笔者的一位朋友就在一家效益不错的企业就职,人家的工作午餐同样是自己掏一元,却可以吃二十元的标准。不过,企业给员工的福利花的是自己的利润,公务员显然不同,给予公务员的每一分补贴,其实都来自财政,来自纳税人,公务员多享受的福利,多吃多占的每一元钱,其实都是对纳税人权益的侵占。

“一元三餐”不过是公务员特殊待遇的冰山一角罢了,很多地方的机关公务员,甚至根本无需日常开销,吃喝拉撒全部公费解决,更有甚者连住房也无需自掏腰包。被特权福利包起来的公务员,连柴米贵都懵懂无知,又怎能知悉民生疾苦?

' />
花最少的钱,吃最好的饭菜。这样的美梦终于在成都市锦江区成真。据报道,成都市锦江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日前下发通知,从1月4日起,早中晚饭实行“一元就餐制”。网友发现,该局还协调联系市交警,在保卫科设立服务站,服务机关干部职工和周边群众。锦江区机关事务管理局2009年工作总结显示,这一系列举措“受到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

对某一件事情,我们社会为何总是呈现出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对“一元就餐制”,锦江区公务员予以“一致好评”,然而网友却批评如潮,以致有网友感慨说,“都知道公务员福利好,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直观地感受到。”各自的标准不一,评价也就相异。但我只想知道的是,对于锦江区的公务员而言,他们的评价标准到底是什么?锦江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又在以谁的标准为标准?

正如网友指证的,“一元就餐制”早已不算什么,因为相对于大规模大排量的公款吃喝,一个锦江区也实在区区得很。事情已经很明显,在“一元就餐制”中,一元钱本身只是一种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价值的考量。换言之,这一元钱在普通人手里,可能就是一枚无足轻重的硬币,但到了锦江公务员手中,就有了福利承载,就有了含金量。而为它镀金的,正是一种特权。所以套用一句俗不可耐的句式就是,“哥掏的不是一元钱,是特权。”

“一元就餐制”不仅以最低价格的形式,使锦江区机关干部职工得以“利益均沾”,更在事实上将其内部凝聚成为一种利益联盟。因此从本质上说,这与此前各地涌现出的“最牛别墅群”,曾经财大气粗的央企“豪门”,没有根本的区别。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将权力资源特权化,将特权福利化,即所谓“福利腐败”。

对一顿美食饱餐来说,一元钱肯定不够。那么一元钱之外,谁在为此买单?自然是公共财政。我们最终,必须要向一种完善的公共财政制度,来追问“一元就餐制”以及“福利腐败”的因果。一方面,在现代公共财政体系中,公务员的工资、福利、保险保障制度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另一方面,现代公共财政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让一个国家的公民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好的政府服务。因此,完善的法制以及更加事无巨细的民主监督,就显得至关重要。

' />
近日,成都市锦江区机关事务管理局下发通知,规定:从2010年1月4日起,对在机关食堂就餐的在职在编干部职工试行“一元钱就餐制”。(1月7日《东方卫报》)

据称,此举“获得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这能不高兴吗?花更少的钱,吃更好的饭菜,谁还对这种待遇有意见?可是,干部职工满意了,作为提供“一元钱”以外饭菜支出的纳税人们,却很不高兴,纷纷质疑这是变相特权和权力自肥。

公众之所以如此计较该区机关食堂的“一元钱就餐制”,实际上是在传递着社会上对于部分公务员付出与获得不成正比的信任危机。这种信任危机表现出两重含义:一是在现实语境中,部分政府部门及公务员,常常混淆了自身为公众服务的角色,甚至以权谋私;二是基于现实的对比,公务员的福利待遇相对十分优越,收入稳定。而一旦这两者与“一元钱就餐制”形成联系与反差,自然就会激发公众的不平衡和不信任感,自然会对“一元钱就餐制”愤愤不平。

事实上,不光是政府机关,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也开始为职工提供优惠就餐服务。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单位赋予职工的一种福利待遇。同样这些年,尽管各地致力于对公务员的服务态度等方面的能力,进行改变和提高,但不容否定的是,在一些地方,至少从公众的心理感知上,这种提高的幅度与公务员日益丰裕的福利待遇并不匹配。可以想象,与优越待遇和福利纠缠于一起的“一元钱就餐制”,这种与付出并不能完全匹配的做法,难免让公众产生各种猜测和怀疑。

因此说,要解开老百姓心中对于公务员认知偏差的疙瘩,要让“一元钱就餐制”真正走出公众的信任危机,关键还在于政府部门以及公务员们用行动和表现,来证明这些福利待遇是等价劳动所得,而不是权力的附属品。换句话说,在“一元钱就餐制”引发的争议前,相关政府部门更应该用更多的精力,落实国家对于公务人员的相关管理条例,来约束和推动公务员们切实履行“为公众服务”的职责。

' />
近日,全国行政机关公务员管理工作会议召开。国家公务员局局长尹蔚民在会上表示,今后要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公务员制度,充分发挥考录政策的导向作用,加大从农村、社区优秀基层干部中考录公务员的力度,探索从优秀工人、农民等生产一线人员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

从基层选拔公务员、探索从工人农民中考录公务员,这是公务员体系提升开发性的表现。考公务员在莘莘学子中是热门选择,无论学历是博士还是本科,无论专业是化学还是外语,都愿意往公考的“独木桥”上挤,哪怕只是在机关里做些收发的琐碎小事。可在高考选专业时,想必他们并不全是冲着当公务员去的。即使公务员招录最多法律专业,也许多年前还怀揣着成为在法庭上唇枪舌战的律师梦,可毕业时成为公务员系列的法官、检察官成为更优选择。全国人大代表刘锡荣曾在两会上直言: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都去考公务员,不创造生产力,其实是社会的倒退。

现在探索从优秀工人、农民等生产一线人员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不知道刘锡荣代表有何感想,工人、农民们不是正在创造生产力吗?以前倡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在人们更愿意去相信人脉资源也是生产力。“关系”这种不成文的生产力,恐怕公务员比工人、农民多得多。工人、农民们去吃皇粮也未必不促进生产力了,未必是社会的倒退。只不过,三百六十行的“状元”要改行、年轻人的职业梦想要妥协,让人不免惋惜。

正如7日南都社论指出,现实地看,今天不同的职业之间仍然存在人为的制度鸿沟。类似于公务员体系,享有许多超国民待遇,而类似于农民等职业,则依然处在争取国民待遇的路上。这种差距的历史成因应该尊重,但现实努力不应该是固化这种差距,而应该是削减甚至消除这种差距。当今人们的择偶标准或许能看出职业的好坏,据最新“光棍节”调查,年轻人找对象首选公务员。去年五一期间,南京市第五届公务员相亲会举行,直言不讳地打出“非公务员免谈”的旗号。


人们崇尚当公务员为哪般?有人列举出当公务员的十大好处:1、公务员工作时间有规律,人性化的工作方式可以把劳动者的身体保护得更好些。而现代社会中,很多人的工作强度非常大,职业病现象非常普遍;2、公务员不会乱加班,这样就有时间进行自我素质提升;3、许多行政机关单位对公务员的在职教育都有“学费补贴”,可以减轻个人经济负担;4、公务员的薪水水平目前在我国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而其劳动强度不算太高,“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5、公务员工作更稳定,只要是“敬业”、“爱国”、“不违反国家法律”,基本上不需要担心“裁员下岗”、“新人抢位”之类的窘境;6、公务员不需要缴纳社保,可节省很大一笔支出;7、公务员有公费医疗,大病小病都可以报销,而别的职业的医保“小病”是没有报销的;8、公务员的社会地位比较高,更容易获得精神上的满足;9、公务员退休后保障充分,除了继续享受公费医疗外,退休公务员同样享受“加工资”的福利待遇;10、公务员在享受住房公积金的同时,还享受住房津贴,在住房方面,享有双重保障……这些只是普通公务员的待遇,还没把“领导”的好处计入在内。

纵观公务员的这些好处,其实不过是作为劳动者最起码的要求:人性化的工作方式、社会尊重带来的精神满足、较好的社会保障、有职业提升的空间……至少能让人从容应对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如果在这个国家每个劳动者都能拥有像公务员般职业好处,恐怕从事公务员的职业吸引力也会降低。这样一来,年轻人不用向现实妥协,放弃理想争当公务员,工人、农民等生产者体面地从事自己所热爱的行业,恋爱中的人们也不必顾忌对方身份地位自有追寻真爱,同时,也让真正喜欢公共管理工作的人去当公务员。这个愿景在2010年初许下,会不会在下一个十年里实现呢?

' />
日前,成都市锦江区机关事务管理局下发通知,从2010年1月4日起,早中晚饭实行“一元就餐制”。网友发现,该区公务员不仅吃饭便宜,机关事务管理局还修建了私家车停车场,免费为机关干部职工停放私家车辆。(1月7日《三湘都市报》)

揩公家的油,一点都不脸红,即便这是组织上的安排,同样不符情理!

这要是某个私企的待遇,还说明老板为人善良,自掏腰包为职工谋福利,而公务员在机关食堂“一元就餐”就有些变味了。当今,不要说一元钱吃饭,就是拿出五元钱,怕也吃不出个所以然,成都锦江区的公务员真是太幸福了!虽然从表面上看,“一元就餐”是成都锦江区机关事务局推出的制度,其实这块遮羞布可有可无,早中晚饭都是一元钱,不就等于“免费的午餐”吗?我想,锦江区机关食堂不同于企业家设立的慈善机构,里面的每分钱都有纳税人的贡献,凭什么就给公务员“白吃白喝”了?按说,慷国家之慨,拿公家钱做人情,锦江区相关纪律部门要予以制止才是,但报道中没提到他们有任何反应。也许他们也在享受之列,怎会自己“干掉”自己的优厚待遇呢?

公务员“一元就餐”,非但是变相特权,更是羞辱公众的智商,“主人”又岂能容忍“公仆”在眼皮底下“白吃白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