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张辛欣)在极端天气多发的今天,怎样正确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将如何开展?世博会的气象服务能否让百姓吃上定心丸……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就当前气候气象热点问题进行解读。
“要做老百姓看得懂,用得上的气象科普”
记者:您在今年两会递交了什么提案?
郑国光:我的提案是关于气象科普宣传的。我建议,我国应该建立专门的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科普宣传队伍,要争取使科普知识更加通俗化,让公众能读懂、能听懂。
记者:我国气象科普现状如何?
郑国光:可以说尚欠“火候”。气象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然而,老百姓关心的往往只是天气预报的结果,利用气象信息来安排生产生活的人很少。气象科普实际上是对气象信息的一个解读过程,将简单的气象知识普及给老百姓,引导他们科学的防灾减灾,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现有的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对科普宣传做了规定和强调,但这些内容相对较为宏观。目前,我们应该建立一支专业的科普队伍,不能再沿用老一套的依靠兼职队伍来推广气象科普知识的做法。
记者:气象科普面临的最迫切的挑战是什么?
郑国光:通俗化。老百姓看不懂、听不懂气象科普,自然难以实施有效的防灾减灾和科学的应对气候变化手段。气象工作者要把专业语言变成老百姓的语言,不仅把气象信息告诉老百姓,还应告之如何利用这些信息。
气象科普通俗化的问题在农村更为迫切。据我们统计,气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98%以上在农村,农民是受气象灾害影响最大的群体。然而,正是这个群体,一方面不能及时得到信息,即便得到了气象信息,也很难有效利用信息。 我记得2005年浙江的一场台风造成多人伤亡。主要原因就是很多人缺少有关台风的基本常识。台风来了,狂风骤雨,但台风中心却是一片风平浪静的晴空区,即台风眼。然而,台风眼过后则是更为猛烈的狂风暴雨。很多人看到风平浪静,晴空万里,就接着到海边劳作,结果造成了人员伤亡。如果了解台风眼这种现象,就会避免这场灾害。所以说,我们既要发布气象信息,更应告诉老百姓,怎样防灾减灾,自救互救,要做老百姓看得懂,用得上的气象科普!
- 2010-03-08篮球比分直播:市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低碳经济
- 2010-03-08政协委员:房地产市场不会崩盘 刚性需求仍很大
- 2010-03-07政协委员李顺堤回复“公交服务质量如何提升”
- 2010-03-07多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为投票表决器加个盖子
- 2010-03-07政协委员眼中的中国“下一代”危机四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