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如此依赖赵本山?“老赵保险”,就“死用老赵”。赵本山就可以在“总导演的旁观”之下、可以在把小品做得一年比一年差的同时,还“指定”带着众多徒弟上春晚镀金、为自己的企事业谋利。
我认为,春晚不是竞技,春晚就是联欢。然而,多年演变下来,现在的春晚不仅变成了竞技场,而且变成了“星工场”。为什么那么多人挤破头都要挤进春晚?因为现在的春晚不仅成了演艺界圆梦的地方,也成了表演者和表演者背后的支持者暴发致富的地方。小沈阳2009年一上春晚,不仅从一位普通的商艺演员一夜成为“全国红星”,而且身价翻飞。这是小沈阳演技高吗?他真为观众奉献了艺术佳作吗?“成名”三年了,小沈阳的表演不仅为专业人士,也为普通观众所诟病,批评声音日隆。
三年来,赵本山为什么“带病坚持”把他的徒弟成批带上春晚?除了为赵氏企业守住这个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星工场”,还有别的原因吗?为什么去年《捐助》和今年《同桌的你》结构、内容严重雷同?这不仅因为受到了赵家班创作能力的限制,恐怕还受到“本山老师”要带几位徒弟、带谁上的“客观需要”制约吧?
可作天下一奇的是,多年以来,赵本山在春晚舞台“将局限作优势”而走低俗化的演艺之路,并没有声誉日隆;与此相反的是,他作为一个天才商人,借春晚之势,把赵氏企业打理得如日中天。我们讲20多年来,春晚只成就了一个“赵本山”,这不准确;准确讲,是春晚成就了一个“赵氏企业”。
在众多的春晚演员和节目中,为什么揪着赵本山不放?第一,他在春晚太重要了;第二,他的问题太大了;第三,他的影响太严重了。在今天,赵本山既是“春晚的最大亮点”,也是“春晚的根本症结”。要将春晚从目前的危机中拔出来,“赵本山”这个问题非解决不可。
2009年春晚后,我在就“小沈阳现象”接受中青报采访时,曾指出:“如果只有媚俗的通俗艺术走红、低俗艺术泛滥,而传统高雅艺术名存实亡,中国人就算不差钱也差灵魂了。”春晚离不开赵本山,根本原因就在于赵本山的支持者走不出这个“无灵魂”状态造成的死穴。